蜜蜂螫傷後,可產生局部及全身性反應:
(一)局部症狀:常見者如紅、腫、熱、痛,或局部瘀血及皮下壞死,這些症狀可持續數小時或更久,偶爾可能持續擴展。

(二)全身性反應:包括過敏及毒性兩類反應。
1.
過敏反應可致蕁麻疹、血管性水腫、暈眩,乃至心律不整、氣促、休克及死亡。過敏反應之發生率約0.153.9%,與蜂螫數量無關,因此即使被一隻蜜蜂螫傷也可致死。

2.
毒性反應則與蜂的種類及數量有關,可產生嘔吐、頭痛、橫紋肌溶解、肝功能異常、溶血、腎衰竭、肺水腫、抽搐及死亡。一般蜜蜂約數百隻,胡蜂約20隻螫傷時,較易產生全身性毒性反應。


蜜蜂螫傷之一般處理原則:
1.
主要為盡速去除螫針、局部冰敷及使用止痛或抗組織胺藥物,以改善局部症狀。

2.
觀察是否有過敏性反應或全身性反應,若有任何上述嚴重症狀,應盡速就醫。

另外,郊外踏青應避免招蜂引蝶(如噴香水)或激怒蜂群,遇見蜂隻在附近盤旋時,能盡速離開以避免蜂螫,方為防治上策。
 

(一)蜜蜂為何要螫人呢?
蜜蜂螫人是人們最初始而又刻板恐懼印象,蜜蜂有很多自然界的天敵,如蜻蜓、虎頭蜂、黑尾蜂、大黃蜂……等,其螫人是自衛行為,但也是自殺行為,因為蜜蜂螫人後,其螫針(即產卵管)隨同毒囊會脫離身體而遺留被螫部位,該蜂不久便會死亡,故基本上蜜蜂是不會任意螫人的。

(二)蜜蜂最會螫人的季節~大約在冬季
依據養蜂人家(陳敏山,951221日口述)實際的觀察發現,蜜蜂最會攻擊人類的時期為秋冬之際,因為季節變化使之不安,也因為秋冬蜜源植物蕭條而致採蜜不易,又因蜂群本身需依賴現有有限的蜂蜜過冬,為要保存自己的糧食而會有更敏感的自我防衛措施。
野蜂與一般養蜂場所見到之義大利蜂並不相同,野蜂性情較惡,不像南洋蜂性情較溫和,在野外一不留神常被野蜂攻擊而遭受蜂螫。遭受蜂螫後會有蜂毒,所以要盡可能的避免被蜂螫,因為蜜蜂的螫針與其它的有螫昆蟲不同,蜜蜂螫人後因倒鉤作用,會使螫針連毒囊一併拉出蜜蜂體外,蜜蜂會因失去螫針而於12日內死亡。螫針和毒腺會留在皮膚上,繼續抽動達3060分鐘,並不斷放出毒液。因此,被蜂螫後應立即把螫針及毒囊用小鉗子拔除或用名片等紙片自側面刮除,千萬不要在拔螫針時又把毒液擠入體內。

(三)如何預防被蜂螫呢?
既然蜜蜂螫人是自衛與自殺行為,所以蜜蜂是不會任意螫人的。如果能注意下列各項,應可避免蜂螫之困擾。

1.
養蜂人如何預防蜂螫:

1)養蜂或採蜂人在收蜂之時,動作輕柔,避免擠壓蜂兒,招激蜂怒。
2)進入蜂窩附近或蜂群處所,避免身體帶有異味。例如蔥蒜、化妝品味道,或玩弄小動物後所遺留之氣味等。
3)在蜂窩收蜂之時,不可喧嘩。尤其在薰蜂之時,不要講話。
4)薰蜂收蜂時,不可站立於蜂箱正前方,以免阻擋蜜蜂出入通道。
5)薰蜂時之穿著最好選用色淡、質滑之衣著,並以穿長褲為宜,頭上戴帽或面罩以免蜜蜂鑽入頭髮內。
6)收蜂之時最好選擇晴朗、氣候穩定時候進行,下雨、刮風或氣溫過低,皆易令蜜蜂不安。

2.
一般人如何預防蜂螫:

1)春夏時節,不要到蜂類或昆蟲出沒之處,而且千萬切忌觸動其巢穴。
2)外出前不要使用香水等氣味濃郁的東西,因為蜂類及昆蟲易受香味所吸引而來。
3)穿上長袖衣服和長褲,以免皮膚暴露在容易受螫的狀況。
4)野外活動時注意觀察四周環境。
5)發現蜂類從身邊飛過時,最好站立不動,冷靜觀察辨別確定其是採集蜂或是巡邏蜂。不可用手拍打或揮動衣物,最好讓牠自行飛去。如果用手拍打,雖然毒蜂可能被趕走,但是後來的人也許就成為可憐的犧牲者。
6)如果發現23隻巡邏蜂在你身旁打轉並盤旋不去,表示蜜蜂已懷疑你是敵人,這時候你要保持鎮靜,視若無賭,過一會兒牠們可能會自然離去。人們自然反應的肢體動作或緊張吼叫是非常危險的,只要你揮頭猛力閃避,或動手拍蜂,此時,除非你手上正好有捕蜂網,迅速把蜂群逮捕,才能倖免,否則一定會慘遭蜂螫。
7)發現蜂群活動時保持鎮定,可跑進室內或跳入水中,進入樹林也是一個好方法,因為蜜蜂在樹叢中不易追趕獵物。
8)到野外登山郊遊時,避免經過沒人走的草徑、草叢,這些區域可能是毒蜂築巢之所。山岩及樹枝上也要隨時留心觀察,有些野蜜蜂是棲息在樹枝上的。此外垃圾堆、花圃區也是蜜蜂經常出沒的地方,要特別小心,吃剩的果皮、食物及袋子均應包好放入垃圾箱內,以免引來蜂群。
9)逢陰雨天氣蜂類多在巢內而不外出,因巢內擁擠容易被激怒而螫人,所以在山區行走時要特別小心。每年911月雨季中登山郊遊,須特別注意以防蜂螫之災。
10)假如走到草深及膝,一面是懸崖的單行山路上,帶頭的領隊要特別小心,因為地形險惡是毒蜂肇禍的好場所。如果發現了毒蜂,最好的辦法是繞道而行。
11)使用松節油也可防蜂。

(四)被蜜蜂螫傷該怎麼辦?
1.
迅速離開現場,避免再遭攻擊。

2.
以肥皂或殺菌劑清洗傷口,並盡快剔除螫針,尖頭的小鑷子是最好的工具,在野外可用利刀,厚紙片、名片、小髮夾或以較長的指甲順著皮膚表面刮去螫針,使螫針明顯突出皮膚表面,但不要傷了皮膚,隨即用手指或小鑷子拔除螫針。拔除螫針過程中很容易把毒液擠入皮膚,須特別小心,若蜂螫後不留螫針則不須做此處理。
3.
將阿摩尼亞,即氨水塗在傷口上可迅速止痛,另外,冷敷傷口也可紓解疼痛,具有止痛效果。
4.
視情況儘速送醫急救。
5.
蘆薈汁塗螯部治癒蜂螫,中國草藥的半邊蓮、黃金桂,野生的姑婆芋、尖葉芋等也都具急救效果。

(五)蜂毒在七之(二)之2.之(3)已有細述。
蜂毒又名蜜蜂毒素,為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義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 等工蜂尾部螯刺腺內的有毒液體。蜂毒味辛、苦,性平,有毒,具有袪風通絡、化瘀止痛、抗過敏與降血壓之功能。據說運用蜂毒療法(Bee venom therapy, BVT)治病,在世界部份地區運用已超過12世紀,主要在中國、韓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蘇聯有著臨床上廣泛的使用,而在美國只正式用在減敏作用而已。
蜂螫後大多數人是出現局部紅腫症狀,只有少數人會有全身症狀或休克,所以,如果蜂螫後發現有蕁麻疹、頭眩、心悸、呼吸不順……必得趕快就醫。蜜蜂螫傷後,可產生局部及全身性反應如下:
1.
局部症狀:常見者如紅、腫、熱、痛,或局部瘀血及皮下壞死,這些症狀可持續數小時或更久,偶爾可能持續擴展。
2.
全身性反應:包括過敏及毒性兩類反應。

1)過敏反應可致蕁麻疹、血管性水腫、暈眩,乃至心律不整、氣促、休克及死亡。過敏反應之發生率約0.153.9%,與蜂螫數量無關,因此即使被一隻蜜蜂螫傷也可致死。

2)毒性反應則與蜂的種類及數量有關,可產生嘔吐、頭痛、橫紋肌溶解、肝功能異常、溶血、腎衰竭、肺水腫、抽搐及死亡。一般而言要產生全身性毒性反應者,約需遭受數百隻蜜蜂或約20隻胡蜂攻擊螫傷才有可能。

實驗研究知道,蜂毒所含成份頗多,整體來說,它們有著全身性的作用:抗發炎、抗細菌、抗黴菌、抗發熱、刺激血管通透性、刺激ACTH。從諸多文獻中知道,蜂毒可作用在免疫系統,並抑制免疫失調。類固醇能作用的疾病,蜂毒均可,且沒有類固醇的副作用。蜂毒中的apamine被認為是神經毒素,它可使小鼠對各種刺激敏感,縮短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時間,大劑量可使動物死於呼吸肌麻痺。給動物注射蜂毒,可使血壓長時間降低,注射melittin可引起家兔、貓血壓立即降低至不可逆休克狀態,出現竇性心動過速、心律不整和房室傳導阻滯。蜂毒具有極強的溶血作用,它還有抗凝血作用,無論在體內還在體外,均可延長血液的凝固時間。蜂毒有抗發炎及抗菌作用,另一些成分melittin則對腦下腺--腎上腺皮質系統有明顯的刺激作用,還有些成分本身既能刺激腎上腺皮質,又能直接抑制炎症過程。蜂毒還有免疫抑制、抗輻射及鎮痛作用,能抑制多種植物及動物腫瘤組織的生長,蜂毒可以抑制超氧自由基的產生。亦有蜂螯用於治療風濕病的臨床研究,首先是由LikomskiyTerc提出,然而直到20世紀才有較多蜂毒療法(BVT)用於風濕病,並穿越整個歐洲。1934年在美國,Beck首開蜂療法(BVT)的專論。蜂毒可運用在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強質性脊椎炎、系統性硬皮病等結締組織性疾病,或用在神經系統疾病、慢性疼痛、坐骨神經痛、神經炎、退化性血管疾病、退化性脊椎病、麻痺、心臟血管疾病、高血壓、脂血症、心律不整等。臨床上,可併用或單用活蜂螯人,或用蜂毒注射劑注射,亦可行電離子透入和蒸氣吸入;針對皮膚潰瘍、肌肉疼痛和關節腫痛等,還可以製成軟膏局部擦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mahada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