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3R方法是一種提升研習能力的方法,為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理學教授羅賓遜(F. P. Robinson)所設計的一套有效讀書方法,於1946在他的著作Effective Study有所提及,主要用於精讀課文[1][2] [3] 。「SQ3R」來自以下五個英語詞語的字首,即:

綜覽 (Survey,為時約1分鐘):在詳讀文章之前,先概覽文章一番:留意文章內的標題及結構,以控制閱讀的目的、方向和注意力。細閱文章的引言、總結及參考,但不要閱讀文章的內容,試試能否從所得的資料略知文章的主題。目標為掌握文章主題的3個至6個要點。

發問 (Question,為時不超過半分鐘):主要利用每個章節的標題和六何法來對要研習的題目自行擬定問題。

閱讀 (Read,不設時限,但以個人步伐):指專心注意於找出發問問題的答案。閱讀者需要逐一章節細閱,而不是一次過細閱整個篇章。閱讀時應用主動閱讀技巧,嘗試在內文中找尋先前擬定問題的答案。

背誦─Recite:在閱讀時利用各種閱讀技巧以幫助記憶,例如:做重點畫線、口頭複誦或筆記摘要。

複習─Review:回憶所記憶的重點。

SQ3R」方法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在課堂之後,可以有一個比較有系統的溫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能力。對於需要實習或應用的主題,有時亦可加入第6項:

實踐─Practise,或

關聯─Relate(放在複習之前)

 

 

SQ3R包括了五步:S-Q-R-R-R

第一步:Survey,也就是通過閱讀你要學習的材料的部分章節,比如章節要點、概要、學習目的列表、序言、結語等,對整個資料做個概覽,說獲得對整個材料的總體的把握。

第二步:Question,問題,在正式開始下詳細閱讀資料片斷之前,要有明確而簡潔的問題,最好是寫下來。這個步驟,能夠幫助人們在閱讀的時候集中於章節的關鍵部分,當然僅有問題還不夠,最好是還能同時刨根問底。

第三步,Read,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了,閱讀材料。認真、積極而帶著批判性的眼光的閱讀。第二步不是準備了些問題麼,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可以自己試著找到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發現新的問題緊隨而來,不用擔心,這可是好現象。你可以細想所閱讀材料的含義,思考可能的例外和矛盾之出,檢驗書中的假定等等。

第四步,Recite,敍述、詳述,在這一步,可以給自己或者學習夥伴重述或者解釋一下你所閱讀的材料,也可以回答自己早些時候提出的各類問題。最好是大聲的說出。這個過程能夠幫助學習者明確自己對所閱讀材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心理學家的建議“communicating material to others, or reciting it aloud to yourself”,和不這樣做相比,對學習更加有效。

第五步,Review,溫習(應該也伴隨有評論的意思)是記住自己所學習材料的必要條件。 前面幾個步驟的重新回顧和反思,能夠讓自己注意到資料的不同部分是如何整合一起,同時也有助於發展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全景式的認知(a sense of the overall pictur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amahadaice 的頭像
    yamahadaice

    yamahadaice的部落格

    yamahada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